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228|回复: 24

风雨六十年·我与共和国共同成长(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26 16: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流水清清 于 2018-9-4 21:34 编辑

序  言
河南许昌水利系统的作家刘国学先生在推出了旅游诗集《神州山水万里情》之后,又向广大读者倾情奉献了这本《风雨六十年·我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纪实性回忆录。
作者自己作为一个共和国的同龄人,通过对前半生的回忆,以亲历者的身份,用大事记的形式为我们讲述了他的童年时期、学生时代及参加工作后的人生经历:包括合作化运动、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学习雷锋活动、“破四旧”与大批判、红卫兵大串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南水北调等重大事件。书中回忆了那个时代的世事变迁,记叙了血脉故土的风情面貌,也表达了工作和生活中的忧思和迷惘。全书用诗人般细腻的文笔把自己的成长历程和酸甜苦辣娓娓道来,对浓郁的乡土风情和心路历程给予了准确的描述,非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表述能力不能做到,因此我认为这是一部滋养人精神的、充满正能量的励志之作。
在成长过程中,人人都会有自己的生活感悟,感悟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内心体验。当风华不再、青春已逝,追忆当年在这片热土上度过的苦乐年华,更有一种别样的人生况味。只有热爱生活,细心观察,乐于表达的人才会如此自然地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收获感悟提炼出来,让读者在不自觉中感受到他的人生阅历和精神境界。只要你通读了此书,你就会听得到、品味得出作者对于家国对于故乡的炽烈的赤子情怀。
    对于文学和写作,常常有人立下高远宏大的志向,希冀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文学史上留下一笔重彩或是拥有一席之地。但我也常常发现有这样一些爱好者,他们虽无惊天动地的业绩,但是始终笔耕不辍、不言放弃。他们写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东西,不跟潮流,面对时尚保持冷静的头脑,在心中永远为文字保留一片纯洁之地。他们勇于奉献和安于寂寞,读者的一丝收获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回报。他们直笔生活追求真实,哪怕写好后束之高阁,也不愿让空洞和谎言出现在自己的作品中。潮流变幻莫测,唯有信念始终不变。没有生活就没有文学,只有秉笔直书才是弥足珍贵和值得坚守的创作原则。
本书作者是一个作家,同时又是一位水利工作者,曾担任过许昌市水利建筑工程局副局长、党委书记,许昌市南水北调办公室总工程师等职务。水是生命之源,而兴利除害的水利事业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和非常艰辛的行业。作为一个水利战线的老兵,不管身为单位领导还是普通技术人员,都必须具有水利人所必备的“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作者在书中既热情的颂扬了这种战天斗地的水利精神,又构画出了一幅风光秀美的治水画卷:浩浩汤汤的丹江口水库碧波万顷,三面青山叠翠,水清、岸绿、景美,美丽的南水北调渠犹如一条碧绿蜿蜒的丝带向前延伸,滋润着中原、华北大地的城市乡村和千万亩良田沃野……这就是作者为之无私奉献的治水场景,也隐喻着作者苦苦追求的唯实唯美的文学和生活境界。
我们当为他的这种境界和品格鼓掌喝彩!
                        《中华英才》画报特邀编审、北京新时代网副总编                              
                            屠家广   2018年3月于北京良乡大学城



前  言


       这里,通过我这个共和国的同龄人对前大半生的回忆,记述了我们国家六十多年来经历的风风雨雨的一个侧面。看过了这段回忆,如果您是同时代的人,您会回想起所走过的这段路程;如果您是年轻人,您会了解到这段历史,会更加珍惜今日和谐发展的大好局面。                                                     
       此回忆录前一部分,2002年初起笔,2004年底完稿。主要记述了本人从童年到进入许昌市南水北调办公室工作,前后五十五年时间内,自己所经历的包括听到的看到的等有关方面的内容,以及与所到之处相关联的有关历史事件。取名为《风雨五十年•我与共和国共同成长》。2006年后,曾印成小册子在同事中传阅,也利用电子邮件发给同学和朋友们征求意见。之后,开始在网络发贴交流。网上点击率不错,不少网友留言点评,也有熟人看到后打电话联系,表示赞赏。
       2016年初,一位在水利部工作的朋友,也在网上看到了这篇回忆录。他看得很仔细,看过后和我联系说,“写的不错,很有价值,应该出版发行。”他建议写上南水北调工作这一段经历。正好,许昌市的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已经顺利通水,单位工程验收也已结束,只剩些合同验收等事情。最近批复增加的许昌至鄢陵输水支线工程,尚处于招投标和土地征迁阶段。这段时间,我的工作不是太忙,就把原来写的2004年进入南水北调工作的一节作为结尾的“后记”,改名为“功业千秋”,后面写上了退二线后的经历及退休后复聘上岗参加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期间所做的工作,2004年以前的部分内容也做了适当地修改和补充。现在所写的时间跨度已达六十六年,干脆把这篇回忆录原来的名字改一个字,就叫《风雨六十年•我与共和国同共成长》。
       本回忆录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有关朋友的帮助和指导,也参考和引用了网络等载体上发表的有关资料,这里特向这些给以帮助和提供资料的朋友们深表感谢!由于个人阅历和知识面有限,文中某些叙述可能有不妥之处,希望看到的朋友多提宝贵意见。在这里,先行致谢!
                                                                                                                                
                                                 刘 国 学

                                               二0一六年九月


       作者简介:
       刘国学 ,男,汉族。出生于1950年1月,河南叶县人,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
       历任许昌市水利建筑工程局副局长,党委书记,许昌市南水北调办公室总工程师。为许昌市优秀政治思想工作者,河南省优秀水利专家。
        业余爱好诗词创作和书法美术。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许昌市诗词学会常务理事,许昌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主要著作有《旅游组诗•神州山水万里情》、《风雨六十年•我与共和国共同成长》。

目  录

    序 言………………………………………………………………………………1
    前 言………………………………………………………………………………6

  第一章 童年的记忆
一、山乡小村………………………………………………………………………7
二、小户人家………………………………………………………………………7
三、走向集体………………………………………………………………………9
四、劳动开端……………………………………………………………………10

第二章 小学时代
五、走进学校……………………………………………………………………12
六、三面红旗……………………………………………………………………13
七、寻宝上山……………………………………………………………………15
八、师恩难忘………………………………………………………………………16

第三章 中学年华
九、美丽校园……………………………………………………………………18
十、不懈努力………………………………………………………………………19                  
十一、学雷锋与红书桌…………………………………………………………20
十二、社会主义好………………………………………………………………22
十三、忆苦思甜…………………………………………………………………23

第四章 文革风云
十四、运动初起…………………………………………………………………25
十五、“破四旧”与大批判……………………………………………………26
十六、红太阳的光辉……………………………………………………………27
十七、南下小长征………………………………………………………………29
十八、站队站“错”了…………………………………………………………33



第五章 乐在山乡
十九、动员大会…………………………………………………………………37
二0、走进高中……………………………………………………………………38
二一、漯南铁路…………………………………………………………………40
二二、学习榜样…………………………………………………………………42  
二三、叶县共大…………………………………………………………………43
二四、三尺讲台…………………………………………………………………45
二五、备战高考………………………………………………………………47

第六章 大学生涯
二六、入校………………………………………………………………………49
二七、大一…………………………………………………………………………52
二八、大二…………………………………………………………………………54
二九、大三………………………………………………………………………55
三0、毕业实习 …………………………………………………………………59

第七章 大干快上
三一、十月的胜利………………………………………………………………62
    三二、小水电……………………………………………………………………64
三三、技术员……………………………………………………………………65
三四、迎着困难上 ………………………………………………………………67
三五、党的召唤 …………………………………………………………………69

第八章 当好副职
三六、机制转轨 …………………………………………………………………71
三七、走出国门 …………………………………………………………………72
三八、“三个一”的方针………………………………………………………75
三九、工艺创新…………………………………………………………………78

第九章 志图发展
四0、深化改革……………………………………………………………………80
四一、党的建设 …………………………………………………………………81
四二、引汝补源…………………………………………………………………83
四三、九千认证…………………………………………………………………84
四四、培训学习…………………………………………………………………88
四五、欢庆七一…………………………………………………………………88

第十章 山水情深
四六、西过秦关…………………………………………………………………93
四七、畅游三峡…………………………………………………………………97
四八、上海之行……………………………………………………………100
四九、南方之旅………………………………………………………………103

第十一章 大爱无边
五0、驻村工作…………………………………………………………………107
五一、再回小学…………………………………………………………………109
五二、无偿献血…………………………………………………………………110
五三、父亲生日…………………………………………………………………111

第十二章 功业千秋
五四、南水北调………………………………………………………………114
五五、诗词抒怀………………………………………………………………115
五六、地产履职………………………………………………………………117
五七、汶川抗震………………………………………………………………119
五八、慈恩难舍………………………………………………………………122

第十三章 重上战场
五九、配套开工…………………………………………………………………125
六0、建设管理…………………………………………………………………127
六一、南下武汉………………………………………………………………134
六二、北上兰考…………………………………………………………………136
六三、河湖分水…………………………………………………………………139
六四、喜迎丹汉…………………………………………………………………141
六五、运行管理…………………………………………………………………143
六六、再接再厉…………………………………………………………………145

后记•任重道远…………………………………………………………………14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26 16:02: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 童年的记忆


       一、 山乡小村

       翻开地图册,在八百里伏牛山的东麓,黄淮平原的西部,你可找到“叶县”这个县城。叶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春秋时期,这里是叶公沈诸梁的家乡,孔子周游列国也在这里留下了大量“圣迹”。两千年前,这里又发生了永载史册的昆阳大战,刘秀的九千人马打败了王莽的四十二万大军,奠定了东汉王朝的近二百年基业。王莽撵刘秀的故事又在这里留下了无数典迹。
       叶县又是水资源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沙河、灰河(沙河的支流)、澧河、干江河(澧河的重要支流)从叶县境内流过,滋润着叶县的八十万亩良田。一黄一白即优质的烟叶和储量丰富的盐矿是叶县的重要支柱产业。
       从叶县县城向西南五十里的地方,在澧河和灰河之间有一道东西方向的分水岭,岭的北边有一个不出名的村庄,叫杨蛮庄。据说,这个村庄的居民均是明末清初之后迁来的。当时这里住着一户说话不大听得懂的杨姓人家,迁来的北方居民称这户人家为蛮子,这个村也就叫杨蛮庄了。又由于该村村中有好几个石碾,附近村上的人大都称之为碾盘庄。二百年前,有一位姓刘的老汉带领全家来到这个村。那时,已有三姓人家在此居住,各自耕种着自己开垦的土地。有一句流传下来的话说出了当时的情况:“景东岗,周西坡,李家占的东北角。”当时只有村南长满蕾草的土地仍未开垦,刘老汉带着他的一个儿子、四个孙子硬是开出了这没人要的一百多亩土地,传给了他的四个孙子,后人称为“老四门”。经过二百多年的繁衍生息,现在的杨蛮庄已经发展到六百多人,刘姓已有八十余口。
        1948年,叶县解放,1949年10月1日,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个月后,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元旦佳节,在刘家第三门的老屋里,出生了一个普普通通的男婴,父母没有跨过学堂半步,但他们希望他们的儿子能够学点文化,长大了好为国家尽份力,于是为儿子取名叫“国学”,这就是我。自此,我这个新中国的同龄人,开始了普普通通的人生旅程。

       二、小户人家

       我的童年是在长辈的关爱下度过的。因为父母忙于田间劳动,所以我是由奶奶带大的。奶奶个头较高,且长有下力人特有的大脚板,但因常年劳累,身体较弱。你从她满头的白发和满脸的皱纹,就会断定她必然经历过艰苦的人生。在我童年的时候,奶奶曾对我讲述过以前的岁月——
       爷爷的爷爷在刘家兄弟中排行第三,爷爷的父亲是独子,爷爷弟兄两个,爷爷的哥哥去世较早,留下一个女儿由爷爷奶奶抚养。爷爷是勤劳的,也是热心为大家办事的人。村东头供全村人用水的大坑塘的岸边上竖立着刻有爷爷名字的石碑,石碑上记载着坑塘修建的过程。至今,村上的老人还常说起,村西头十五米深的新井(又叫深井)是爷爷领着大伙开凿,又从二十里外拉来石块砌成的。
       奶奶二十岁到了刘家,二十一岁时生下了大姑,二十四岁时生下了二姑,想要儿子的爷爷奶奶对二姑的降生有点失望,给二姑起名叫“多儿”,意思是多余的了。女儿是不能再要了,十五年后盼来了伯父的出世,刘家有后了,老人相当高兴,为伯父取名叫“明会”。又过了三年,奶奶四十二岁时,父亲出生了,一家人没有了应有的高兴,穷人家养活不了过多的子女,给父亲起名叫“搭拉儿”。从名字可以看出,父亲的出世是不大受欢迎的。
       那是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爷爷带领着全家耕种着祖上留下来的近三十亩土地,过着清贫的日子。突然,晴天一声霹雳,1942年农历四月,爷爷身上长毒疮刚见轻,又忙于收拉成熟的大麦,夜晚睡在装麦的大车下面,着凉后病情复发加重,于农历四月初七撒手人寰。这时,大姑二姑早已出嫁,十七岁的伯父按照当时“二丁抽一”的规定,尽管因身体太瘦,体检没有通过,也不得不去国民党部队当兵,一家人只剩下五十六岁的奶奶和十四岁的父亲,母子二人开始了更为艰难的生活。
       1942年麦后,赶上了百年不遇的大旱,1943年又过蝗虫,繁重的苛捐杂税加上兵匪的骚扰,苦日子可想而知。村上不少人因饥饿而去世。一位老汉听说八里地外的村里有舍饭,没想到白走了一趟,舍饭没吃到,饿死在回来的路上,尸体也被饿狗吃掉,真应了他常说的一句话,“沟死沟埋,路死路埋,狗皮棺材”。一位老太太死在村东的洼地里,被外出回来路过的村民发现,转告了他的家属,才得以全尸安葬。村里有些人家,只好把年幼的子女卖到逃荒去的南方,让他们讨个活路。奶奶也曾外出要过饭,奶奶说,她试图伸手从大户人家的猪食槽里抓出半个馒头,却被狠心的主人放出恶狗紧追狂咬。
       叶县是国民党汤恩伯部队驻扎的地方,“水、旱、蝗、汤”被人们称之为四大灾难。人们传说,汤恩伯是“旱鳖”托生的,旱灾是他带来的。于是,一些地方就兴起了“煮旱鳖”。 其实,灾难何止在叶县,三千万人口的河南省,那二年的灾荒就饿死了三百万人。
       小户人家是喂不起牛的,要种地就必须与庄稼户(即有牛的户)换工,即给人家锄地、干杂活,人家给你犁地。爷爷去世之后,最初没人家愿意和我家协作,只能靠奶奶、父亲一锨一锨翻地撒种。后来,经多方说合,才得以和一庄户人家换工协作。因父亲年龄小,不能给人家锄地,就承担了为牛割草的任务。年少的父亲,每天必须割两大箩头青草,才能够供上两头牛吃。由此换来人家给自家犁地。生活的艰辛,使得父亲比同龄人个头要小,身体要差。
      生活再难,徭役是不能少的。1944年农历四月初,父亲与同村另几位年轻人被派往叶县修城墙,又被派往离城十八里的任店镇,把存放在那里的炮弹和地雷抬到县城,意图抵御日寇的攻击。令人不能理解的是,日本飞机的几番轰炸之后,国民党的部队连日本人的影子还没见着,一枪未放就下令西撤,并命令修城墙的部分民工抬炮弹等物品随行。县长跑了,县城管事的人也跑了,下余的民工也就各自散去。父亲他们走到半路,又遇上日本飞机轰炸,就只好躲进麦地里。几经周折才回到了家。县城就这样让日本人占领了。后来,在叶县西南距县城六十多里路一个叫“刘同华”的小山村,成立了新的县政府办事机构,管理着下余的半壁江山。岂止是叶县县城,整个中国的大片领土和千千万万个同胞就这样被丢给了日本强盗,任他们恣意践踏和蹂躏。……
      1948年,叶县获得解放,水深火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不久,母亲进了刘家门,一家人这才过上了安稳的日子。1949年夏,久无音信的在国民党部队当卫生员的伯父,从淮海战场被解放的士兵的阵营里回到了家乡。之后是我的降生,伯父小卫生所的开业,伯母的进门,堂弟国兴的出世……。
       是的,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哪有我们幸福的家!父亲请来了第一张毛主席像,恭恭敬敬地贴在堂屋墙上。奶奶经常指着毛主席像对我说:“这可是咱的大恩人哪!”随着家中人口的不断增加,奶奶也从繁重的田间劳动中腾出手来,先后带大了我们两家(1954年伯父、父亲分家)八个兄弟姐妹中的前六个 ,她心爱的孙儿孙女。奶奶的晚年是幸福的,她于1971年去世,享年84岁。

       三、走向集体

       解放了,贫农分得了自己的土地,地主富农分子也开始了自食其力的劳动。没有了剥削压迫,没有了苛捐杂税,没有了抓兵拉夫,没有了土匪骚扰,人们生活安定了,心情舒畅了。但是,一家一户的自耕农生活无法解决小户人家缺少牲口、农具的困难。这时,一种有组织的换工协作方式出现了,这就是互助组。互助组是农民组织起来的第一种形式,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
       兴修水利是建国后我们党和国家最早抓的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之一。1950年,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自此,以专业队伍加农民工的治淮大军,开进了一个个山沟,修起了一座座水库大坝。治淮是光荣的。父亲去修白沙水库了,年幼的我曾骄傲地在同伴面前说,“我爹去治淮了。”父亲不在家,地里的农活由互助组安排别人帮忙。待父亲从白沙水库回来时,我看到父亲明显比过去神气多了,大概是见了大世面的原因吧。父亲带回了一包焦花生,分给我和堂弟一人一堆。那是我第一次吃到花生(因为当时我们那儿是不种花生的),如今想起来,仍忘不了那无比香脆、无限幸福的感觉。
       互助组之后,一种新的农民合作形式应运而生,这就是农业合作社。翻身的农民盼望“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洋犁子洋耙”的理想生活,入社哪能不积极!我跟着父亲,天不亮就起早排队报名入社,随后加入了敲锣打鼓庆祝合作社成立的游行队伍。我们社的名称是“叶县夏李区月台乡月彩农业合作社”。那时的夏李区1966年改分为夏李、常村两个公社,现在已改称为夏李、常村两个乡,那时的乡相当于现在乡里的工作区,合作社相当于现在的行政村。
       因为入了社,土地统一耕种了,牲口统一喂养了,农具统一使用了。不管你过去有没有牛,有没有大农具,现在都不用发愁土地如何耕种了。只要参加劳动,就可分得一份收获。走上了集体合作化的道路,农民有了依靠,社员们的劳动积极性空前高涨,加上劳动力统一安排,劳动生产率大有提高。除了抽调部分劳力外出参加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外,农闲时,大部分男女劳力参加了挖水塘、修小水库、打井、平整深翻土地的劳动。农民生活是紧张的,也是愉快的。
       因为入了社,父亲、母亲才有机会在忙完农活之后去学习《农民速成识字课本》。父亲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和阿拉伯数字,还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字。母亲则背熟了书本上的好多篇课文,并把这些课文教给幼年的我去读。有一篇《打苍蝇》的课文是这样写的:“大苍蝇,小苍蝇,苍蝇本是害人精。带着病菌爬饭菜,人人吃了要生病。害伤寒,闹霍乱,常常因此丧了命。大家要想不生病,快把苍蝇来打净。”
       因为入了社,父亲不再经常干活到深夜,他有了更多的夜晚给我讲《牛郎织女》、《金马驹》等民间故事。
       那时,父母亲仍然是非常辛苦的。随着家里的人口的增加,分家时的两间房子不够住了,必须在老房西边的空地上再砌院墙,老房拆掉改建为三间。为了砌筑房屋和院墙基础,在炎热的夏天,父亲总是在集体下工后再跑到十里以外的山沟小河里去刨块石,然后一块一块地扛上远离河岸的大路旁,刨够了一车再用牛车拉回家。母亲同其他的农村妇女一样,锄地、割草、收割庄稼,样样不甘落后。除农活外,做饭、做家务、带子女,更是辛苦。每年盛夏,人们大多睡在屋外,每当我夜间醒来时,总是看到母亲手拿扇子为我们小辈们煽风、驱赶蚊虫的身影。

       四、劳动开端

       那是1956年麦收季节,六岁多的我第一次拿起镰刀,参加了合作社收割麦子的劳动。看到组织起来的农民在集体的土地上高兴地劳动,我同样心情激动。年龄虽小,一样你追我赶,不甘落后,一不小心,突然间镰刀割伤了左手食指。母亲带我回家敷上了毛蜡(又叫蒲蜡)这种止血偏方草药,血是止住了,但深度的骨伤,致使直到现在,新长出的指甲,永远带着一道伤痕。
       1956年秋后,我和一个比我大三岁的伙伴,掂起了羊鞭,当起了小羊倌。当时,月台供销合作社给了我们村三群羊,我们两个放了其中一群。除雨雪天需要拉一些秸杆、饲草喂养外,一般情况下,都是把羊赶到村南边的岭上啃野草。
       村南岭上有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车路,也是野狼下山自西向东必走的道路,所以当地人都称作“狼路”。在狼下山小息的地方,当地村民用石灰石板修建了一座灰白色的小土地庙,这道岭因庙得名,也就称为“白庙岭”了。尽管,小庙里泥塑的神像早被学校老师领着一群破除迷信的学生摔碎了,但小庙前每年农历二月初十到十二的三天大戏和庙会倒是基本没有间断过。
       羊是听话的,只要你鞭子一甩,它们就会乖乖地跟着你走。对羊群的管理,除了羊把儿之外,还有一个得力的助手,叫“领头羊”,那是一只阉过的大公羊。羊群出门或回家的时候,领头羊总是走在最前头。群羊吃草的时候,领头羊总不时的四下张望,如发现哪只羊离开了队伍,它就会迅速地跑过去,把这只羊赶回来。当然,领头羊是需要特殊补贴的。稍微留意你就会发现,放羊人的挎包里总是装着玉米、豆子,那是给领头羊特供的零食。当两群羊因吃草而发生争地盘的现象时,两只领头羊就会发生争斗。只见两只头羊老远就鼓足了劲,向对方冲去,只听到“咔”一声响,两对羊角撞到了一起,互不相让。看它们的犟劲,不亚于摔跤场上的两名勇士。当两只头羊抵头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放羊人就会喊回自己的头羊。这时,力量弱的一方往往先离开,力量强的一方往往再紧追几步才肯罢休。
       我们的家乡,过去常发生野狼叼走小孩、吃掉猪羊之事。解放后,人多了,狼少了,这种现象不常见了。因此,我们的羊圈就建在村上社员家的院墙外边,两面靠墙,另两面用秸杆围护,外边抹上泥巴遮挡风寒。但,天有不测风云,1957年初春的一天,当我们起床后发现,羊圈被挖了一个大洞,少了一只羊。随后,在离村半里地的麦田里,发现了剩下的羊头和脊背,其余部分已经全被狼吃掉了,那该是多大的一只狼啊!我们两人只好抬起狼吃剩下的羊架子,到月台供销社报了案。因为羊是供销社的。
       放羊的工作是辛苦的,但当你甩着响鞭,吹着口哨,饱览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观赏着太阳将要落山时的片片彩霞和缕缕炊烟的时候,就会感到,放羊又是那么兴趣无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15:5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流水清清 于 2018-9-4 21:36 编辑

第二章 小学时代

五、 走进学校

1957年8月,结束了童年生活,我背起书包,走进月台学校,成了一名小学生。
月台村位于我们村南面,距离三华里,是当时的高级社,后来的生产大队,现在的行政村所在地。村西南不远处有一个隆起的圆形土岗,过去的人们每逢中秋节就到土岗上赏月许愿,土岗被人们叫作“愿月台”。村因地而得名,这个邻近土岗的村庄就叫“月台”村了。月台村周边筑有寨墙,寨墙是1914年(即民国三年)筑成的。寨墙外有一圈存满水的寨河,只留东西两个寨门通往村外。寨墙朝外的一面是用从山上拉来的石块砌成的直立墙壁,高约六至八米,里边是用挖寨河的土筑成。在旧社会兵荒马乱的年代,经常会有土匪骚扰抢劫,寨墙成为当时防御土匪的重要基础设施。附近村子里的村民们,收获了粮食,除在家里留下短期的口粮外,大部分都放在寨里的亲戚家。一旦土匪将至,村民们就会牵猪赶羊到寨子里躲避一时。寨里人吃水全靠1916年(民国五年)在十字街西北角上打的,井台上架着辘轳的那口八丈深的水井。土匪攻寨是要付出代价的,因此住进寨子是比较安全的。解放后没有了土匪,人们在寨墙的北、南和西南处扒开了三个寨豁,填平了这三处寨河,形成了三处新的出口。
月台小学位于月台村的东南角。学校开设有初小、高小共六个年级。当时的一年级只收我们两个自然村的学生,约二十人,加上二年级的十多个人,合在一个班上课。初进学堂的我,下定决心要认真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一年级主要学习语文、算术、大字、体育等课程。语文第一册的第一课是“毛主席”,第二课是“工人、农民”,最后一课是“拔萝卜”。算术第一册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学校生活是幸福的,也是艰苦的。家里把卖鸡蛋的钱积攒起来,只能用来买盐和给学生交书钱、学费(收费是相当低的)。瓶装的墨水是不买的,因为三分钱一包的颜料可以调成一瓶纯蓝墨水,五分钱一包的颜料可以调成两瓶蓝黑墨水。蘸水笔是不用买的,我可以用芦苇杆削成好多个笔尖,绑在小木棍上作蘸笔用。作业本主要是用五分钱一张的白纸裁成三十二页,装订而成。我使用的第一支钢笔,是三年级上学期被评为三好学生时学校奖励的九角五分一支的鸭绿江牌钢笔。艰苦的小学生活,使我养成了勤俭好学的习惯。同学们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人人你追我赶,不甘落后。当班主任老师让学生用说快板书的形式表扬我和其他五位同学“他们的算术和默字,都有五分写上边” (那时实行的是五分制,五分就是满分了)的时候,我感到了由衷的高兴,也成了我勤学上进的动力。

六、三面红旗

1953年开始的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7年底,各项指标全面超额完成。这期间,一大批工矿企业陆续兴办,工业化建设突飞猛进,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农业、交通、科学文化事业等也取得了优异成绩。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激发了亿万人民的劳动热情。1958年5月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提出,更为全国人民增添了无穷的力量。“超英赶美十五年”的口号,进一步鼓起了人们的冲天干劲。就连笔记本上也印上了“向科学进军”的图案,只见一个小男孩坐在火箭上,火箭正飞离地球,向着宇宙星际间飞去。
在总路线精神的鼓舞下,大跃进运动开始了,人民公社成立了。村上成立了大食堂,社员们老老少少都在一起吃饭,一起干活。男女老少齐上阵,劳动竞赛掀高潮。当时的口号是:“青年赛赵云,老年赛黄忠,妇女赛过穆桂英”。这是一个敢想敢干的年代,课本上的两首民歌是那时人们思想解放的真实写照,至今读来也仍然让人精神振奋。
一首是《我来了》: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
另一首是歌颂建筑工人的:日出东方遍地红,建筑工人逞英雄。昨天还是荒山岭,一夜盖好楼三层。
在三面红旗的照耀下,人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1958年5月25日,毛主席带领中央领导同志到北京十三陵水库参加劳动,极大地带动和鼓舞了全国人民战天斗地的革命热情,水利建设掀起了新的高潮。远的不说,就在我们家乡附近,“石门”、“金龙嘴”等一座座小型水库兴建起来,不少水库至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块块土地被深翻平整,一座座荒山上挖了鱼鳞坑。我们村在村西南地挖了一个水塘,抗旱时,水塘里的水可以浇几十亩地。在村东地修建了小水库,人们叫“东坝”。抗旱时,比水库水位低的地块,可引水直接浇灌,比水库水位高的地块,则荡起用绳子系起的木桶,一桶一桶将水库里的水提到高处浇灌。水位较高的水井和坑塘上安上了水车,人推或牛拉,水便哗哗地流入田地。秋天,红薯丰收了,人们又发明了红薯切干机。……真是:看不完丰收景随波逐浪,听不尽跃进曲此起彼扬。
大跃进的开展,使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伟大成就。作为新中国的年轻一代,亲眼目睹人们改天换地的冲天干劲,怎能不心情振奋!同其它事物一样,大跃进也有自身的不足。只有满腔热情而缺少科学态度,是无法达到预期目的的,大跃进值得总结的教训恐怕也在于此。
1958年秋,我上了二年级。这学期二年级招收了月台附近四个大队的约五十名学生。学校成立了大食堂,学生们均在学校吃住。10月份秋庄稼基本收完以后,五、六年级的大学生同青壮年社员们一起响应上级号召去淘沙(即沙里淘铁沫)炼铁了,我们低年级的学生随老人、妇女收红薯。小学生拿不动耙子去刨,就跟着犁子捡犁出来的红薯。当然,留在地里的也不少。这就是当年的大炼钢铁运动。一位耿直的元帅曾用诗歌写下了当时的情景:“少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
1959年春节过后,学校大食堂解散,外大队的学生都回到本大队学校上学。我们村也办了学校,月台学校派去了一名老师,一、二、三年级复式教学。我在村小学学习了一学期,下了课同父母一起到食堂打饭吃。1959年秋,我又回到月台学校上了三年级,学习倒是抓的挺紧的。
1959年冬季到了,全国开展了“反右倾运动”,河南也批起了潘(复生)、杨(珏)、王(廷栋),各地也批起了小潘复生。基层干部群众,思想跟不上队的,或随意说出了落后于形势的话的,就要被“拔白旗”。农民稍微平静的生活又一次被打乱。
1958年,是农业大丰收的一年。1959年,由于天灾,粮食产量远不如1958年。但是,反右倾运动的开展,使得上报的粮食产量在基层干部的口里象变戏法一样疯长。既然粮食过多,就应向外调拨。村上的干部找不来那么多粮食,只好分成小组到社员家里去收。他们拿起铁棍满屋乱敲,检查社员屋里土地坪下面、糠圈底下、院子里的柴禾垛里是否藏有粮食。实际上,村干部心里是清楚的,人人都在村里食堂吃饭,社员们会上哪儿偷粮食藏在家里呢!
秋后的日子是清苦的,父亲去修建孤石滩水库了,母亲带着五岁的妹妹,抱着半岁的弟弟,去外村搞协作去了,家里只剩下我放学后陪伴者七十多岁的奶奶,从大食堂打饭回来吃。村食堂的人真好,给我也按大人标准供应。一天,正在水库工地的父亲得到弟弟得病的消息,就急忙赶往母亲搞协作的村子,因该村没有医生,他们就抱起弟弟往家赶。走到离家还有二里地的岭上,弟弟已无哭声。父亲说:“看来是不行了。”母亲说:“再试试吧。”她拿出带在身上的做家务活用的大针,向弟弟的“人中穴”部位猛刺,硬是把弟弟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1960年春节前夕,母亲搞协作结束,回到了家。奶奶却和好多老年人一起被安排到离家三里一个叫“养凤沟”村的敬老院里。半个月后,我去看她,奶孙俩好一阵抱头痛哭。虽然敬老院的伙食比村上的食堂好,但我实在是太想奶奶了。
1960年的初春是在饥饿中度过的。每天人均不足四两口粮(折合现在二两半,那时一斤为十六两,每天大人标准为四两),谷糠、庄稼叶子、野菜、树叶成了人们的主要食粮。不过,水利工地上民工的生活倒是比村里强得多。有一次,我和村里几位同伴步行20多里,到孤石滩水库工地去看望父辈们,吃早饭时间早已过去,中午吃饭时间还没到,热情的炊事员仍然端出了热腾腾的跃进馍即杂面蒸糕。吃饱饭后,我们一起跑向大坝工地,那可真叫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推土上坝的小土牛的吱咛声与打夯时此起彼伏的号子声构成了一曲曲美丽的交响乐。
4月份后,国家提高了口粮标准,大人每天涨到十二两,社员生活有所好转。1960年夏,大面积种植的优良品种“碧麻一号”小麦获得了大丰收。秋后,村上的大食堂解散,社员们散工后各自回家做饭吃。虽说忙了点,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饭,社员们的心情比吃食堂舒畅多了。
后来,党中央实事求是地纠正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进程中的错误,制订了“调整、整顿、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又把1961年定为“调查研究年”。干部作风大有好转,农业、工业和科学文化事业走上了持续发展的道路。社员们除了参加集体劳动以外,可以精心经营自家的自留地、菜地、借地和小片荒地。他们满布愁云的脸上又露出了笑容。
1961年7月,读完四年级课程的我,以第二名的成绩考上了五年级,开始了高小阶段的学习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28 15:54: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流水清清 于 2018-9-4 21:36 编辑

七、寻“宝”上山

1961年后,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但我们村地处岗坡,粮食产量相当低下。社员们生产队分的,加上自己收的,也只能填饱肚子。鸡蛋是舍不得吃的,只能用来换盐和买煤油点灯,猪肉、羊肉也只能过春节买上几斤。为了补贴家用,父母亲几次跑到深山里刨来棉枣,连夜煮熟后,担到七十里以外的平顶山市去卖。已经是高小生的我,毫无疑问应该替父母分点忧。我经常在星期天及下午放学后干些力所能及的田间劳动,以减轻父母的劳累。那一次上山扒蝎子的经历,至今仍叫人记忆犹新:
一个星期天,我和同村的几个伙伴,手拿镊子、瓶子,顺着村南岭上的大道向西奔走,到山上去扒蝎子卖钱。估计走了十里路,就到了据说是金总兵修边墙的地方。据传说,岭南下边的村子是当年金总兵住过的地方,该村就叫作“金沟村”,村北的小河就叫“金沟河”。边墙早已不见踪影,边墙基础却深埋在地下。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人们发现了这道边墙基础。于是,上千车的石块顺着这条岭上的大道向东流去,变成了集体和村民的房屋基础。这是后话。再往前走,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回回墓山。
回回墓山并不高,但它向东绵延百里的岗地却是沙河和澧河的分水岭。山北是沙河的支流灰河的发源地,山南是澧河的支流金沟河,河的上游是刚修成的金龙嘴水库。说起回回墓这个名字,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据说,过去有一名被称为“回回”的外地人来此寻宝,他判定山中有宝,但究竟宝在何处,无旁人知晓。探宝人最后死在山上,尊其遗愿,将其埋在此山最高处。多少年过去了,探宝人的后代也将他的遗骸挖出运走了。如今,如果你有机会登上山顶,就会发现,当年探宝人的墓坑犹在。山因墓而得名,人们就把这座山叫做“回回墓”。站在山顶,追忆这美丽的传说,我真为探宝人的精神和毅力所感动。人们对待科学、对待事业、对待学习,不也正需要这种毅力吗?
扒蝎子也是挺有乐趣的。当你掀开一块块石头,发现一个急于跑掉的蝎子,就马上用镊子夹起来放入瓶子。显然,这也是需要一定经验的。山下的村庄上来了几个小朋友,他们凭经验掀起一块石头,就会有蝎子出现。他们直接用手捏起蝎尾中部,蝎子尾针无法蛰到手指,蝎子也只能老老实实地束手就擒。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努力,我们该返回了。伙伴们下山向南,远远就看见金沟河南岸的两座山头,一个叫大陡印,一个叫二陡印。山崖就象长寿老人的额头。一种叫“蝴蝶草”的草药就生长在山阴陡崖处,采药人必须冒着极大的风险从山头上面垂吊下来,才能采到。为了治疗母亲的风湿腿疼,父亲也曾多次冒险在此处采药。在大陡印的半山腰间,有一个小洞,叫“稀石洞”,粒径大小不等的碎石子如涓涓细流从洞中流出。久而久之,从百米高处向下,形成了一个锥形的石子堆。我想,这想必是我们的先人在洞中开设了一个碎石厂,为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吧!
我们涉过金沟河,到了金沟村的收购点上。一两半蝎子卖了四角二分钱。不要小看这四角二分钱,它抵得上一个劳动力两天的劳动价值,可以购买一个学期的作业本。

八、师恩难忘

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与学校的教学条件,特别是与老师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教学方法密切相关。学生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培养。作为一名参加工作三十多年的知识分子、一名高级工程师,每当我回忆起小学阶段所受到的教育时,总忘不了一年级的老师阎学连,二年级老师李国山、杨从周,三年级老师陈月梅,四年级老师李绪儒,更忘不了高小阶段的语文老师符春禄和算术老师刘凤歧。
我们的语文老师符春禄是从五年级教到六年级小学毕业的。他讲课深入浅出,传授知识面宽。如今,翻开上小学时的课堂笔记,仍可以看到每一课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重要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他除了收集、翻印外校的优秀作文让大家学习、参考外,还将本校同学们中的好作文经稍加修改后,编印成册,让大家互相学习、借鉴。作为学习成绩较好的我,有机会将自己的作文展示给大家,也有机会从同学们的好作文中吸取优点。
那时侯,能考上初中是很不容易的。设在常村的叶县五中,是全县最后一所公办中学,它每年从夏李区(现在夏李、常村两个乡)所有小学的毕业生中,通过考试录取五十名学生。月台小学的学生来自附近五个大队,而以前每年只能考上两名初中生,考上三名算是高水平的了。其中不少学生是因为算术丢分而名落孙山。我们班上五年级时的四十二名学生,因担心考初中无望或其它家庭原因,到了六年级就只剩下了二十名。临近小学毕业,同学们学习生活是紧张的,离学校较远的学生都住在了学校,自己做饭吃。就在大家担心升初中的前景时,从石院墙小学调来了算术老师刘凤歧。刘老师的第一节课介绍了近几年石院墙小学考上初中的人数。这一讲,增强了全班二十名同学的信心,也提高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刘老师讲课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把全部算术应用题分类讲解辅导,每一类题都要求学生完全理解,并能熟练运用解题技巧。他找来全县最高水平的习题,让大家习作,使同学们的算术程度迅速提高。由于师生的共同努力,这年月台小学十六名学生参加初中招生考试,有七名学生被录取。这远远高于平均录取比例,也大大出乎群众和学校的预料。
1972年春,几经调动,刘老师又回到设有初中班的月台学校,我也有幸成为该校的一名民办教师。在学校,我再一次看到了他勤于学习、认真备课和悔人不倦的身影。1973年9月,我离开了月台学校,跨入了高等学府的门槛。寒假期间,我曾到他家中看望。当我再一次放假时,他已调离月台学校,到另一个学校任教。听说,经过一天紧张的教学,晚上又批改作业忙到深夜的他,第二天再没有醒来。他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伟大的教育事业。
可以肯定的说,如果没有刘凤歧等老师们的辛勤教育,没有我小学阶段打下的坚实的数学基础,就不会有中学阶段的优异成绩,不会有1973年大学招生考试后的顺利录取;也不会有1982年许昌地区对文革期间入校的五届大学生进行文化考试时,我取得高等数学满分的理想成绩;当然,也更不可能有今日的岗位奉献。刘老师虽然不在了,但他给予我的培养教育,他的工作作风,我将永远牢记。不,应该说,所有教过我的老师的恩情,我都永远不会忘怀!
一首《园丁赞》写出了教师的辛劳和喜悦——
晨曦初现,
喜迎学子校门前。
三尺讲坛,
笔挥口授英姿展。
万籁俱寂,
点评正误,
星灯照无眠。
但求桃李满天下,
花开眉宇间。
谨以此首诗词献给教过我的老师,献给那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辛勤耕耘的老师和朋友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1 17: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流水清清 于 2018-9-4 21:37 编辑

第三章 中学年华

九、美丽的校园

接到小学老师送来的《录取通知书》,得知我被选录到县重点中学——叶县一中学习。当年,叶县教育局为了促进全县教育事业的发展,从全县十个考点,选拔了三十个高分考生,连同报考一中的部分考生,组成了一年级的一个班,一四班。这就是所谓的“重点学校尖子班”。所以,尽管我没有报考该校,仍然有幸成为该校的一名学子。
叶县一中,过去叫昆阳中学,是叶县的重点学府。该校坐落在南大街路西的金印街上,与金印街斜对的是通往县人民医院的一条街叫明亮街,这是两条以烈士名字命名的街道。张明亮和杨金印是为解放叶县而牺牲的,他们的名字在叶县烈士陵园列出的烈士名单中排在最前面。每当我跨进通往学校的这条小街,对烈士的崇敬心情就油然而生。
金印街西行一百米,就是我们的校园。校园分南北两院。南院是学校办公和学生宿舍区,两只威武的石狮子站立在大门两旁。进大门树立着一座影壁墙,墙上书写着《中学生守则》。影壁墙后面有一棵大榕花树和一个葡萄架。影壁墙东西两侧的两条道路,西边通往学校办公室、教导处、会议室等,东边通往学校卫生所和学生宿舍。学生宿舍大多是在叶县城内为数不多的旧式楼房。楼房屋脊两端安放着带有多条铁叶子的兽头,更显得楼房的古朴和威风。在道路和房屋之间,是一块又一块菊花园。到了秋末冬初季节,满园菊花盛开,形态各异,五颜六色,甚是好看。
学校的北院是教学区,迎门也是一座影壁墙,墙上画有毛主席微笑招手的画面。不久,影壁墙改建,新建的影壁墙比原来面积大了许多,墙上画上了苍翠的松树,松树下镶着木雕隶书——毛主席提出的,“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比原来更有气魄。墙后是校内篮球场,球场北边有一个青石镶边的舞台,也是学校开大会时的主席台。舞台北面是学校的图书馆和阅览室。球场两侧是几所学生教室。在图书馆的西北面,又是一个院落,大部分教室集中在那里。一棵百年以上的皂角树仍在茁壮成长。每年春夏之交,满树小花、满院芳香,引来了一群又一群采花的蜜蜂。……二十年前,这里曾是侵华日军驻扎的地方,而今,作为县重点中学,她正为高一级的学校和广大工厂、农村培养着一批又一批的可用之才。
校园大门往西约一百米,是学校的操场。除了体育课外,每到课外活动时间,这里打篮球、跳高、跳远等热闹非凡。操场再向前,走过护城河上的木桥,是学校的二十亩试验田。在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精心耕作管理下,试验田里的庄稼总要比附近的地块强上几分。
如果你有机会到过当时的叶县一中,你一定会因这里优雅的环境而留恋忘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3 10: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流水清清 于 2018-9-4 21:38 编辑

十、不懈努力

我们班的同学来自全县四面八方,大部分属于农民子女,家庭经济状况较差,但同学们学习都很勤奋。我家离学校走小路为四十五里,要走大路为六十里。村庄往南八里就是汽车站点,花上六角钱就可以坐公共汽车到县城。但作为家庭条件并不宽余的我,在校学习期间,从没坐过一次公共汽车。吃饭要带的口粮,除了每学期开学父亲送我时带去一部分外,全靠我一根小扁担自力更生挑进学校,四十五里小路往往要走上六、七个小时。那时,通常一个月回家一次。在白天较短的季节里,星期六上午下罢第三节就得请假往家赶,不少次天黑了还没走到家。一个人行走在远离村庄的崎岖小路上,着实心里有些害怕。家庭父母的言传身教,使我养成了艰苦朴素的习惯。学校每月补给家庭困难的学生一元五角的助学金,我大部分交了伙食加工费,往往一个月也舍不得买上一次菜吃。其实,班上大部分同学都是这样生活的。同学们带的口粮,大部分是粗粮即玉米面和红薯面。生产队分的麦子,一部分和豆子一起加工,作为全年的面条面。家里的白面除了大年初一全家都吃以外,其余时间也就是家里来了客人时才吃得到。
虽然生活艰苦,我们班的同学们,在学习方面个个争先恐后。当第一学期进行到三分之一时间时,学校进行了第一次阶段考试,第一名同学三门平均得了96分,我考了94分多,为并列第三名。这是一次智力和实力的较量。我暗下决心,一定要赶上和超过他们。当进行第二次段考时,我以语文知识、数学、外语三门100分的成绩,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赞扬,也得到了校长在全校学生会上的表彰。期终考试,我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政治、生物等得了满分。寒假放学后,我带着学习成绩通知单及学期评语回到小学母校汇报时,得到了小学老师们的夸奖和鼓励。第二学期,我被推选为班上的学习委员,直至毕业。这期间,我的各门功课一直保持先进水平。可以无愧地说,我没有辜负家庭长辈和学校老师们的期望。
毫无疑问,最辛苦的是我们的老师,没有老师们的辛勤劳动,哪有同学们知识和才干的全面提高!学校的老师大多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我们的班主任王海亮老师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除课堂学习外,他鼓励同学们课外阅读。假期到了,他领着同学们到学校图书馆,每人借一本长篇小说。我借读的是《红日》,那是根据解放战争时期孟良崮战役的情况写成的。王老师要求,每个同学要把小说中描写人物、景物等的优美片段记下来,开学后写在黑板上,大家抄到笔记本上共同交流学习。这个好的学习方法,我们班坚持了初中三年时间,这无疑对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起到了促进作用。
中学的学习生活是紧张的,刚进入中学时,不少同学连课外活动时间也用在做作业上了。后来,发表了毛主席的“七•三”指示(即毛主席写给陆定一的信),学生负担有所减轻。但同学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全班同学学习相当刻苦,加上基础较好,每次学校考试,我们班的成绩始终在全级段四个班中处于领先位置。除了文化课外,学校的文艺、体育、卫生保健工作在全县所有中学也处于领先水平。同学们除坚持早操、课间操、课后体育活动外,还坚持做眼保健操。校医刘老师定期检查,大家的视力一直保持较好状态。我们班四十多名学生,除入校时视力较差的一个同学戴上近视镜外,直至毕业,没有再增加一幅眼镜。可以骄傲地说,同学们的德、智、体都得到了全面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5 16: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流水清清 于 2018-9-4 21:39 编辑

十一、学雷峰与红书桌

    雷锋于1940年12月18日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不满七岁就成了孤儿,本家的六叔奶奶收养了他。有一次雷锋上山砍柴,被狠心的地主婆夺过柴刀,在他的左手背上连砍三刀,鲜血直流。1949年8月,雷锋家乡解放,雷锋担任了儿童团团长。1950年雷锋被保送上小学,1956年小学毕业参加工作,1957年2月,加入共青团。1958年春,雷锋响应捐款买拖拉机的号召,捐款20元(全县青年中捐款最多),并学会了开拖拉机。1958年9月,雷锋到鞍山钢铁厂工作,成为了一名推土机手。雷锋在鞍钢工作了一年零二个月,曾三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五次被评为标兵,十八次被评为红旗手,并荣获“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称号。雷锋于1960年1月参军,任汽车驾驶员,1960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23日,沈阳军区工程兵党委作出授予雷锋“模范共青团员”称号。1960年底,雷锋事迹被以《苦孩子好战士》为题在报刊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各地邀请他作报告的单位越来越多。他以一部血泪斑斑的家史,告诉人们不要忘记过去,激励人们在工作中团结一致、战胜困难。在部队这个革命的大熔炉里,雷锋又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并被推选为抚顺市人代会代表和中国共产党工程兵十团党代会代表,被共青团抚顺市委评为抚顺市优秀校外辅导员。
1962年8月15日,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峰,因工殉职。1963年3月5日,伟大领袖毛主席“向雷峰同志学习”的题词在《人民日报》发表,党和国家的其他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董必武的题词于次日发表。周恩来总理的题词概括了雷锋精神的核心,“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此后,学习雷峰的活动迅速在全国兴起。学习雷峰活动,在我上小学六年级时已经开始,进入初中后,学习雷峰的群众活动进一步开展。雷锋同志努力学习毛主席著作,热爱集体、忘我工作、艰苦奋斗、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影响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我们教室的墙上也挂上了的副班主任崔哲老师书写的《雷峰日记》条幅,不少内容现在仍记忆犹新。例如: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能永远不干,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力量从团结来,智慧从劳动来,行动从思想来,荣誉从集体来。
对待同志要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象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象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象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那是一个崇尚英雄的年代,战争年代的英雄吉鸿昌、杨靖宇、赵一曼、刘胡兰、董存瑞 ,抗美援朝时期的英雄黄继光、杨根思、邱少云、罗盛教、刘玉堤等成为大家学习的典范。那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舍身救火的向秀丽、护炮烧伤仍坚守岗位的安业民,“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推惊马救火车的欧阳海,以及后来涌现出来的,扑向炸药包救民兵的王杰、身受重伤不下舰艇炮位的麦贤得、拦惊马救儿童的刘英俊等,这些都是那个时代的楷模。雷锋同志就是他们中的优秀代表。
同学们认真学习雷锋事迹、雷锋日记,认真写学习雷锋的心得体会。通过学雷锋活动,同学间互相帮助、大办好事、拾金不昧等蔚然成风。除了校内办好事不留名外,我们组在校外联系了一户身边无子女的老人。每个星期,我们就会去老人家中一趟,帮助老人挑水、打扫院子,女同学们还会帮助他们洗洗衣服。两位老人总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雷峰同志说过,“毛主席著作对我来说好比粮食和武器,好比汽车上的方向盘。人不吃饭不行,打仗没有武器不行,开车没有方向盘不行,干革命不学习毛主席著作不行!”。我们学习雷峰,就应该象雷峰那样“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战士。”在学习雷峰活动的推动下,学习毛主席著作掀起了高潮。那时侯,书店里的毛主席著作不是很多,除了每位同学买了一本《毛泽东著作选读》(乙种本)外,一部分有条件的同学把从家里保存的或从亲戚家借来的毛主席著作(多数是单行本,有横排的,也有纵排的)带到学校,集中放到教室后面紧靠学习园地的书桌上。大家把这个桌子誉为“红书桌”。同学们可以从红书桌上找到自己想看的书,学习完了一本就再换一本。随着学习毛主席著作的不断深入,又极大地促进了学雷峰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正是通过学习毛主席著作,同学们才进一步了解了中国革命是在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下,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才进一步了解了张思德、白求恩这些共产主义战士、国际主义战士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精神;也才真正理解了共产党的伟大、毛主席的英明;也才真正明白了应该怎样干事、怎样做人。1964年5月以后,多种版本的《毛主席语录》相继出版发行,《毛主席语录》全书分为33个专题,由毛主席著作和讲话中的427条名言警句和主要论点汇集成册。《毛主席语录》携带方便,好学易懂。随着学雷锋活动的不断深入,学习《毛主席语录》、老三篇等毛主席著作的群众活动日渐高涨。人们通过不同形式交流着学习毛主席著作的体会,这在一定程度上净化了人们的心灵,提高了人们的思想觉悟,各行各业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为了推动学校学毛著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到平顶山市听取工人师傅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事迹报告,人人深受感动。我曾在日记上写下了一首长篇的七言叙事诗记述了这位师傅的事迹,以及自己的感想。
我敢肯定,那时的同学们,不管他现在身在何处,不管他干什么工作,也不管他现在担任什么职务,他都不会忘记中学时代的红书桌,不会忘记当年轰轰烈烈的学毛著活动和学雷峰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7 20: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流水清清 于 2018-9-4 21:39 编辑

十二、社会主义好

“还是社会主义好!”这是灾区人民发自肺腑的声音。
1964年春天,小麦长势喜人,广大农民正期待着几个小灾之后的丰收年。不料天有不测风云,5月初,突然连降暴雨,麦田水泡,小麦花落,粮食减产是无疑的了。更让人始料不及的是,沙河水急涨,白龟山水库暴满,非常溢洪道泄水。洪水顺湛河东下,到蒲楼区(现洪砖杨乡)破堤向南。顿时,湛河与沙河间一片汪洋。庄稼不用说了,好多村护庄堤进了水,社员们只好站在堤子上。我们班不少同学都惦记着家里的亲人。实际上,更关心他们的是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全县以及更远的人们都在支援他们。我们学校的食堂也加班蒸了一笼又一笼的大白馒头,交给政府,用飞机空投给受灾的群众。
麦天,我回到了家乡,得知家乡的麦子也因受灾而严重减产。生产队150亩小麦仅收了3000斤麦子,除去必须留下的种子和饲料粮外,只能分给社员一少部分作为口粮。我家当时六口人仅分了50斤,加上自留地收的30斤,总共有80斤瞎麦子。不过,不用担心如何度过灾荒,因为不久政府就供应了统销救灾粮。
1964年的秋天,又是阴雨连绵,秋庄稼是从水里捞出来的。过了小麦播种时节一个月后,人们只能将小麦种子撒播在既没深耕又没施肥的土地上。那时又没化肥可施,麦子长势很差。1965年麦天,我们生产队仅收了7000斤小麦,又是一个减产年。社员们每人只能分到40斤口粮。
很难想象,遇上这样的灾情,要是在旧社会,农民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毫无疑问,不是外出逃荒,就是在家饿死。现在不同了,连续两年,政府都供应了统销粮,保证了社员们的基本口粮标准。社员们打心眼里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用他们的话说,“还是社会主义好!”
在党的领导下,社员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终于战胜了灾荒,取得了1965年秋季的丰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0 15:0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流水清清 于 2018-9-11 15:38 编辑

十三、忆苦思甜

这是一个多事之年。中苏友好关系的破裂,西藏上层的叛乱,中印边境印度军队的武装挑衅,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的失误,三年自然灾害,蒋介石反攻大陆的叫嚣,美国U-2型飞机的高空侦察,国内个别敌人的破坏活动,使得我们党的领导人重提“阶级斗争”,与此伴随的是广泛开展的“忆苦思甜”活动。
“忆苦”活动在我上小学时已开始了。一个个苦大仇深的老贫农,诉说着旧社会的苦难经历。主持人领着大家喊一阵“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等口号,有时还要批判斗争地、富、反、坏分子。同学们曾把这些经历写成作文或周记。我也曾在作文里写下了我舅舅家的一段苦难经历——
1942年河南大旱,秋季基本绝收。姥爷带领全家从小河沟里挑水,种了几亩玉米,还算是有了些收成。但这远远不够一家人吃呀。……1943年初夏,麦子快发黄的一天,不满六岁的三舅实在太饿了,他挎了个小篮子,到地里拽了几小把麦子。这事碰巧被同村的一个小伙子看见了,硬说是从他家的地里拽的。他叫来了“甲长”和村里乐于管事的人,调解结果是,“现在赔偿30斤小麦。”“麦子还没熟,怎么赔呀?”“过了麦,赔300斤,就这样定了!”姥爷气愤难奈,掂起三舅的双脚,要摔死他。是姥娘抱得太紧,还有旁边好多人劝说,可怜的三舅哇,这才捡回了一条小命。十多天后,麦子收割了,租种别人家的地,产量的一半要交给土地出租者,自家只能留一半,加上自家地里产的,总收入还不足200斤,只好卖掉了仅有的一条耕牛,换了些麦子,这才凑够了300斤,还清了这笔欠债。以后生活怎么办?出路只有一条,就是继续出去逃荒要饭。几十年后,三舅提起那段往事,还难掩心中的悲愤!话语间,也忘不了南下逃荒住的那户人家的关爱,“那家人真好,真应该好好感谢人家!可是只知道村名,不知道是什么县了。”
到了初中阶段,忆苦加上思甜,变成了“忆苦思甜”。忆苦思甜活动基本上每学期进行一次。清早,同学们到城外地里去挖野菜,回到学校煮野菜汤,汤里有少量面粉。早饭是每人一碗野菜汤,这就是“忆苦饭”。上午,全校师生集中在学校礼堂里,听老贫农作忆苦报告。中午改善生活,吃一顿好饭,算是“思甜”。下午,座谈、讨论,同学们踊跃发言,争谈体会。有一次,班主任石国林老师在垃圾桶里捡到了不知是哪位同学扔掉的半个黑馍头,放在讲台上,睹物生情,讲起了他小时候在旧社会经历的苦难,着实让全班同学嚎啕大哭。是呀,一个馍头,在旧社会荒年的时候,或许就能救活一个穷人家小孩的性命。
学校还组织同学们到叶县剧院观看《夺印》、《社长的女儿》、《杨立贝告状》等现代戏剧,组织到平顶山市北渡村参观泥塑阶级教育展览。通过这些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我们不能象社长的女儿那样忘记过去,忘记阶级斗争,我们的国家政权不能让阶级敌人夺了大印,我们的社会不能再回到杨立贝告状的年代。通过这些活动,同学们了解了劳动人民旧社会的苦难,也倍加珍惜当今的幸福生活。
1964年10月1日,为庆祝建国15周年,以周恩来总理为总策划、总导演,3500名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参加创作,全面反映中国革命历史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在人民大会堂公演,毛主席等中央领导观看了演出。随后,录制的电影片在全国播放。全剧六个场次、3 5首歌曲,以恢宏的场面,优美的旋律,精湛的民族表演艺术,著名歌唱家的倾情演唱,深深地感动了全国人民。是大家在享受艺术美的同时,受到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剧中的《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松花江上》、《七律•长征》、《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南泥湾》、《团结就是力量》《歌唱祖国》、《国际歌》等优秀歌曲在学校、也在全国人民群众中长期传唱,成为激励大家沿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革命道路勇于开拓、不断前进的无形力量。
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人民日报》(号外)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布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归功于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归功于邓稼先、钱三强、钱学森等一大批热爱祖国的科学家们的刻苦努力,归功于千千万万个在戈壁沙漠上的勇士们的艰苦奋战。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也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同学们和各行各业的人们一样,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国家的更加强大,以担负起保卫祖国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任,大家以革命前辈及研制和试验原子弹的英雄们为榜样,勤奋努力,刻苦学习。到1966年5月,同学们已圆满完成初中学业,满怀信心地迎接中招考试的到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0 17:1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流水清清 于 2018-9-5 12:09 编辑

难忘青春岁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3-13 20: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流水清清 于 2018-9-5 16:41 编辑

湖南·韶山
一九九七年十月
依山面水故居瞻,攻读耕作正少年。
毛家祠堂办夜校,雨伞襕衫赴安源。
西方山洞轻声语,诗词碑林细步观。
六英泪飞伟人喜,万里征途未下鞍。
*韶山:主要景点:毛泽东铜像、故居、毛家祠堂、滴水洞(西方山洞)、诗词碑林、毛泽东纪念馆(故居陈列馆,内有毛家六烈士事迹介绍)、毛泽东纪念园等。文中泪飞引自毛泽东诗词《蝶恋花·答李淑一》和《七律·到韶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5 20: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流水清清 于 2018-9-4 21:27 编辑

谢谢交流,欢迎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16: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乐在山乡
                                          
                        十九、动员会


1954~1955年,河南郏县原大李庄乡32名青年学生回乡参加农业合作化工作,1955年,毛主席针对此事亲笔写下了光辉批示“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一代知识青年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重大贡献。董加耕、邢燕子、侯隽、卢中央等是那一代知识青年的光荣代表。
1968年8月28日,为落实毛主席当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号召和上级精神,叶县革命委员会在当时的叶县大会场召开了叶县一中、叶县完中66、67两届初、高中毕业生下乡上山动员会。大会的主席台正面,悬挂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主席台上坐着叶县革命委员会主任纪忠良等县革委会的领导,台下是两届毕业生和前来迎接他们的各公社的干部。大会在《东方红》歌声中开始,首先,主持人带领与会全体人员手持红色《毛主席语录》,“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之后,向毛主席他老人家表忠心,“永远忠于毛主席,永远忠于毛泽东思想,永远忠于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随后,共同学习两段与会议内容有联系的毛主席语录后,会议正式开始。
在下乡上山动员会上,县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毕业学生代表发言表了决心。与会领导每人向学生代表赠送了一枚毛主席像章。瞬间,学生代表的胸前就挂满了像章,一片金光闪闪,光荣和自豪感难以言表。
大会结束时,县革委会为我们每位毕业生赠送了一张《毛主席去安源》的画像。画面上,青年毛泽东身穿蓝布长衫,手提红色雨伞,阔步走在崇山峻岭之上,去发动工人、农民,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如今,党号召我们到农村去,我们一定能学习青年毛泽东的榜样,走与贫下中农相结合的道路,在广阔天地有所作为。我和常村公社另外五名同学一道,坐上了公社前来的汽车,回到了家乡,开始了新的生活。几个月后,68届毕业生离校,农村学生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和前两届学生一样,成为了建设新农村的新式农民。
1968年12月,毛主席再次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一批批成千上万的城市青年学生奔向农村、边疆,奔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建设农村和边疆地区贡献了青春,也经受了锻炼。当然,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国家的繁荣富强在于工业化。随着城市工业的逐步发展,一大部分知青返城后,又为我国的工业建设再立新功。也有一部分参加了人民解放军,一部分考上了大学,成为了各个行业的骨干力量。
毕业离校后,一部分同班同学保持着书信联系。1999年夏,王全喜老师的80岁生日宴会,为我们更多的同学提供了一次相聚的机会。王全喜老师是我们上初二时接替王海亮老师教我们班语文课的。他的女儿王丽娅在我们上一年级时,曾受王海亮老师的邀请,到我们班介绍过学习经验,很受同学们的崇拜。王全喜老师对我们班的同学也格外有感情。当他得知一位考上大学的同学家里比较困难时,就每学期给他寄去生活费。王老师后来在叶县教研室工作,他曾先后两次推荐我们班的同学担任教研室主任。这些,都在同学们中间传为佳话。王老师生日那天,尽管一些工作单位较远的同学没有赶回去,仍有约20名同学相聚叶县,为他庆贺。宴会上,也见到了教导处韩主任等几位老师。一杯薄酒,略表当年学生们的一片心意!让我们祝愿所有教过我们的老师们晚年幸福,健康长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5 20:32: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0、走进高中

1968年8月下旬,同学们正式离校回到了家乡。实际上,从1967年7月25日算起,我因为没有参加造反派组织,离开学校已经一年有余了。这一年间,我先是配合一位有经验的农民担任了棉花田间管理员,为生产队的近20亩棉花打顶、整枝、灭虫等。一季下来,基本清楚了棉花管理的技术要领。后来又担任了农村生产队最小的官——记工员。请不要小看这记工员,作为队委成员,他更有条件向队长提出好的建议,只要不怕麻烦,他可以把相当一部分农活按记件工计算劳动工分,尽可能减少记时工的数量,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社员的劳动生产积极性。1968年冬季,我又同大部分劳动力一起前往金沟大队,参加了公社金龙嘴水库干渠的修建。渠道地质有土质和石质,石方开挖是需要打眼放炮的。打炮眼时有人扶钎,有人打锤。打锤有个熟练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就可以随意变换双手握锤的前后位置,左右开弓,高高抡起,重重落下。炮眼打好后,需要装入雷管和炸药,雷管的炮捻必须根据点炮人撤离的距离计算好长度。点炮时必须在安全区边沿的路口设置岗哨,避免行人通过。有一次,我们下班回住地的路上,正好碰上邻近的工地在放炮,可能认为里边的人下班走完了,而没在我们经过的路口设岗哨。高飞的石块在身边落下,好险哪!这时候,你千万不能跑,在没有安全区可藏身的情况下,只能睁大眼睛向上看,估计好石块可能降落的位置,及时迅速地移动身体特别是头部至石块可能下落点的空隙间。还好,这次是有惊无险,没有一个人被砸伤。
在家乡务农期间,我对中医学产生了兴趣。借来了《药性赋》、《脉诀》并抄录一份,买来了《新针疗法》一书及一盒银针,空闲时间学起了中医。《药性赋》是将200余种主要中草药的药性编成了四句一首的诗,便于初学者阅读和记忆。第一首是写甘草的:“甘草甘甜性本温,调和诸药首为尊,通经暖胃除红肿,下气通关又壮筋。”当然,也有一药一句的简要介绍。《脉诀》介绍了左右手寸、关、尺六脉等浮、沉、迟、数变化所主的病情,以及对症治疗的药方。望、闻、问、切是过去中医传统的诊病方法,现在又有了现代的检查手段,对疾病的诊断就更准确了。中医针灸治疗疾病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人说,“扎针不用学,哪疼往哪戳”,其实这话只说对了一小半,比如膝部疼扎“阳陵泉、阴陵泉”,头不舒服“百会透四神聪”,“鼻塞迎香穴,印堂眉额中”,这叫局部取穴。还有一种叫顺经取穴,如“三里调肠胃,内关利胸间”,如果病人拉肚子比较严重,只用在“足三里”穴位处扎一针下去,再捻几下,一会儿就会见效。人体有十四条经络,每条经络都有好多穴位,针刺不同的穴位,就能够治疗多种不同的疾病。……如果不是随着时间变化,我后来成了一名水利建设者,或许我会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医医师的。
1969年4月,三年没有招生的高中开始招生。各公社办起了高中,各大队小学办起了初中。受生产大队推荐,我和我们大队的另外两名同学跨进了常村高中的大门。常村高中设在原叶县五中所在地。1963年小学毕业时,我报考的就是叶县五中,后被选录到了叶县一中,读完了初中。如今,我又来到了这个当年报考的学校,这也算是与这所学校有缘。
常村镇位于常村公社的西南部,后来修建孤石滩水库,又从南阳地区方城县划并过来十二个大队,常村这才位于公社的中心。常村的西面、南面均为伏牛山的余脉,老青山、歪头山各领风骚。淮河的重要支流澧河从镇南边流过。澧河南岸有一座小山,叫龙王山,龙头向西,龙尾向东,长约十里。这条巨龙正要爬向澧河饮水,不知何故,被变成了石山。不信你看,龙头还正朝着河边蠕动呢!镇西北边有一条小河,那是澧河的小支流,叫漂麦河。据说过去有一个读书人,妻子外出时晒了一院子麦子让他照看,读书人看书入了迷,天下大雨也不知道,待妻子回来时,才发现,麦子早被雨水冲到了河里。读书人后来功成名就,这条河就叫“漂麦河”了。如今,常村高中就坐落在这漂麦河畔,想必然也能培养出新一代有文化的优秀人才。
在高中学习期间,我见到了堂弟国兴的姥爷、舅舅们,当然我也这样称呼他们姥爷、舅舅。他们几位正在参加公社在高中院内举办的“清理阶级队伍”学习班。他们家姓史,老弟兄五个,堂弟的姥爷是老大。他们家住在柴巴大队杜庵生产队南边的山坡上,自然村的名字就叫“杜庵南坡”。他们家解放前过着自耕农的生活,解放时成份被定为中农。解放前,叶县的早期共产党员段永健曾在他家住过,并以放羊作掩护从事革命工作,也与史家结下了深厚友谊。解放初期,史家老五曾到许昌见过已担任许昌地区重要领导职务的段永健。尽管段说过“有什么困难可以告诉我”的话,但是他的老实的农民朋友从没给他提过半点要求。真是山不转水转,早已不同段永健联系的史家,如今又被人们同段联系在一起。这家曾为革命做出过贡献的人家,现在也同段永健一样,成了革命的对象。看到他们明显消瘦,我也无法用过多的话去安慰。此后不久,连在公社范围内好多个公办(全民)卫生所担任过所长的我的伯父、史家的门婿,不知是何原因,也离开了公办医生的工作岗位。之后,被缺医少药的深山区聘为赤脚医生。十年后,落实政策,才回到了他曾经多年担任卫生所所长的地方——常村,成为常村公社卫生院的一名普通医生。
初进高中,我的心情是高兴的,我也暗下决心,努力学习完高中课程,创造条件进入高等学府继续深造。当时正逢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学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报纸及有关政治方面的文章。金佩峰校长亲自带领我们学习。那些年,每逢五一节和国庆节,学校都要出专刊庆祝,这年五一节又逢党的九大闭幕,我也写了一篇纪念五一节的文章,登在了学校的墙报上。后来,我发现由于高中招生只推荐不考试,来的学生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有初中66届的、67届的、68届的,还有小学毕业生。将来统一授课必定会有一定困难(后来听说学校分为快慢班授课,学生们大多数学到了应学的知识,看来我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与其在此苦熬岁月,倒不如回家参加生产劳动,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这样也可为父母减轻些负担。在进入常村高中一个月之后,也就是在欢庆中共九大胜利闭幕和庆祝五一劳动节过后不久,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学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6 11: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一、漯南铁路

离开高中回到家乡的我,正赶上生产队抽人参加修建漯南小铁路的工作,我就报名前往。漯河到南阳的小铁路,经舞阳向西,绕过规划中的燕山水库,向西又向南进入南阳地区方城县。我们公社施工的地方位于旧县公社与保安公社相邻处,庙岗村以南地段。由于地势变化,路基有填有挖,每个大队分一段。经过三个月的共同努力,土方任务全面完成。每个大队近二十名民工评出两名先进,我以自己的实干精神赢得了大家的称赞,成为其中的一员,并被留下来参加铁路桥的修建。
土方施工时,我们住的村子叫申庄。入住不久,我听说这个村的农民全部是贫农成分,没有中农、富农,更没有地主。附近几个村子都是这样。那么解放前这里的土地都是谁家的呢?一经打听,才知道这里发生过一个跑马占荒的故事。相传明朝末年,这里还是一片荒凉,人口不多。这时,来了一位陕西爪子,跑马圈了一大片土地。这位陕西爪子委派多名管家替他管理这块土地。原来的及后来迁入的农民都成了他的佃户,世世代代直到解放。至于这位陕西爪子长得什么样子,没有人能够知道。
申庄村的南边有一条河,这条河的上游是防化寺水库。据说,当年孙悟空弟兄三人保唐僧西天取经,曾到过防化寺。如今寺已不在,但碧绿的库水及两岸青山倒是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库水泻入河中,勤劳的人们在下游河中又筑起了一道道拦河堰,河水顺着堰一端的小渠乖乖地顺等高线流上河岸,从岸边村中流过,方便着人们的生活,并浇灌着两岸的万亩良田。
土方工程完成之后,我告别了位于许南路东边的申庄,住到了许南路西,铁路桥西北边上的吕庄。吕庄是一个修建白龟山水库时的移民新村,住房布局整齐划一。吕庄村南的小河是申庄河的上游,比申庄要宽,河中布满卵石,清澈的河水中一群群小鱼在嬉戏追逐。工作之余,同事约我到河里捉鱼。按常理讲,捉鱼是需要鱼网的,而我们却是赤手空拳。我们将大一点的卵石在河中摆成了喇叭口形,喇叭上口与小河水面同宽,下口逐渐变窄,大石块上游迎水面一侧摆上小石块,靠近下口的地方,内侧铺满小石子,上面再铺上河砂,河砂的上平面高于下游水面,一个亮子形成了。只见一条条小鱼儿游向喇叭口,再向下口游去,因为水顺着石缝流下,小鱼儿就留在了亮子上。一会儿一条,一会儿一条,倒是挺有意思的事情。
我们要建的是一座八孔九墩、每孔六米的中型桥。重力式桥墩,上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预制平板。负责施工技术的是方城县水利局的一名技术干部。我和几位同事被分配到钢筋组,负责钢筋加工、绑扎。没有钢筋加工机械,所有钢筋全部靠人工加工。由于大伙的共同努力,保证了施工工期。之后,我们参加了桥板的安装,在郑州铁路局三位师傅的指导及带领下,我们利用托盘、钢轨、滚杠,将桥板拖移到预定位置,再利用千斤顶逐步就位。虽然活是艰苦了点,却也学到了一些施工技术,重要的是,我对水利及桥梁工程施工产生了兴趣。1969年9月,我们公社修建的这段铁路按期完工了。后来,由于焦枝线的贯通,这条小铁路没有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后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9-17 16: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二、学习榜样

在小铁路施工期间,我认识了常村公社派往工地的负责人,当时的武装部副部长买希德同志,并为他的实干精神所感动。后来,又听到过他的一些事迹。他是我们无数基层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之一,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因小铁路桥施工急需用料,买部长亲自坐小拖拉机回常村拉运。回工地途中行至庙岗大坡,拖拉机发生故障且刹车失灵,突然向下滑去。下面不远处有七、八个人正推着两辆架子车负重上坡,一看此情,全部吓傻了眼。说是迟,那是快,买部长当即跳下车去,用他那宽大有力的臂膀,把拖拉机下滑的方向扭转,拖拉机斜着向下滑到公路边上的一棵树上。这才避免了一场惨祸发生。
工地桥墩基础开挖之初,河道上游防化寺水库下潜式闸门失灵无法完全关闭,哗哗库水顺河而下,严重影响了桥墩基础开挖。买部长要下水去关闸门,同志们劝他说,“危险!”他衣服一甩,“没什么,大不了从洞子这头进去,从那头出来。”说的轻巧,那是一百多米长的输水隧洞,一旦被水吸进洞中,肯定就没命了。买希德就是买希德,他第一次潜下水去,摸到了闸门位置,第二次潜下水去,硬是把闸门关了个滴水不漏。桥墩基础可以正常开挖,工程施工可以按原定计划进行了。
再次听到买希德的事迹,是他带队参加焦枝铁路建设的时候。据说,为了加快工程进度,他连续好多天不下战场,渴了喝口水,饿了啃口馒头,困了就在开挖的隧洞里打个盹,坚持连续带班作业,终于提前完成任务。
第三次看到他的事迹报道,是1975年8月淮河流域抗洪期间。已升任武装部长的他,得知孤石滩水库洪水位超限,急需下泄,但是,高压供电线路已断,道路冲毁,发电用的柴油无法运到,闸门启闭机无法开启,怎么办?多停一分钟,水库就多一分危险!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公社的劳动力差不多都到本公社的几个小水库抢险去了,他和当时的公社党委书记尚书彬在公社办公室,负责全面领导调度。孤石滩水库属于上级管理的大型水库,但水库就在公社辖区内,他们不能不管。他和尚书彬书记一起,一人扛一桶柴油,冒着生命危险,顶着倾盆大雨,涉过山洪暴涨的山区河道,把柴油送到水库。电机发动了,闸门开启了,水库大坝保住了。
这就是买希德同志,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一个普通的基层干部。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每一项成就,不正是靠无数象买希德这样的基层领导干部带领广大群众经过努力奋斗取得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3-28 18:00 , Processed in 0.060851 second(s), 5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