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华回族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7-19 09:1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华回族赋

马逵英

       汉使凿空①,方辟中西孔道;大唐敞怀,更引蜂蝶逐馨。使臣货殖接踵,商贸交流日频。禹甸仙壤,诚待胡商藩客②;天中神土,乐融回回先民。蒙元西征,打开欧亚陆路;兵匠东迁,欣见天地无垠。由元迄明,枝繁叶盛;走南闯北,发芽生根。众族添喜,共同体新诞③;芸庶心通,大家庭益燊。
       夫回族,信仰伊斯兰教,融汇中华文明。遵奉古兰,力践穆罕默德圣训④;勤修五功⑤,赓续中阿文化传承。顺主虔心,自律守洁;行好止歹,为善公正。眷亲恤孤兮,笃行知礼爱人;戒奢济贫兮,坚守睦和持中。民风淳朴,独具个性。言从汉语,然词汇句式兮族性存⑥;衣随汉服,而帽顶盖头兮族标清⑦。好尚洁白,彰显注重真纯;尊崇色绿,宣明挚爱和平。沿袭禁忌,食用皆须清真⑧;讲究洁净,沐浴必执汤瓶⑨。婚丧礼俗,千年不改;三大节日,阖族同庆。油香⑩四众夸赞,盖碗⑪八方驰名。尚武善武,习武是“逊奈”圣行⑫;重商崇商,擅商乃教族才能。清真寺遍地,焕焕矣,方便穆斯林交往;色俩目⑬时闻,灿灿矣,传递多斯提⑭浓情。
       夫回族,经世事沧桑,树族众自尊。乾隆以晚,雨簇严阴;回族受压,祸乱相寻。忍辱负重矣,艰难生存;愤然抗争矣,揭竿挥刃。抛头颅、洒鲜血,次次车覆马颠;漫西北、卷西南,桩桩肝裂心皲。米喇印、马明心,英名垂史;杜文秀、白彦虎,壮举滋胤。贼孽嚣扈,寇燹稔恶,金瓯履薄临深;家国恨聚,众志忾凝,回民奋袂操矜。保国即保教,爱国即爱身,赴蹈共御敌,捐躯乃成仁。任长华、萨镇冰、马福禄,左宝贵、沙春元、郑国鸿,马天英、马骏、郭隆真,马本斋、白崇禧、郭志雄……无不是,浩气长存,忠魂绵亘。
       夫回族,争光历史,奉献赤诚。锃锃哉!唪不尽沉博宏篇,经世传颂;数不够风流人物,千载驰骋。阿合马、赛典赤辅元;常遇春、胡大海扶明。拓外交,郑和开先河;启廉洁,海瑞吏新风。马文升勋茂五朝勤,李卓吾不羁《焚》《藏》诤。李珣、萨都剌、廼贤、丁鹤年,诗坛璀璨;米芾、高克恭、改琦、马企周,书画峥嵘。四教尽晓,王岱舆始发轫;伊儒融通,刘介廉集大成。难穷尽矣:司掌天文、筑宫京畿,石砲攻城、医药疗病……⑮洎至当今,代不乏人矣,泽世传名。建树昭日月,群英耀星空。尽翘楚,功勋卓著之俊才;皆魁奇,名震中外之梁栋。
       观回字、思回族,字意若秉性:外视正正方方,始终如一;内察方方正正,表里互印。回回紧扣,往返频仍似形;口口相含,友善融会藏蕴。巨舶开通丝绸之路,奇才生意兴;驼胼踏出丝茶驼道⑯,磨难精神振。珠宝香料,展四海之卓异;瓷器茶叶,传华夏之超尘。运物资应需八纮,奉美食慰飨万民。粮丰果盈,皆由耕耘劳苦;牛肥羊壮,盖因畜牧辛勤。承天休飙兴挺锐,缘地理图强发愤。汇仁和以利梓闾,谨守德乃遵规箴。承国运之昌隆,谋民族之阜殷。
       噫吁兮!星移斗换,时易世更。炎黄子孙,弘扬和衷嘉习;九囿大地,凝铸一邦固统。国泰民安,海晏河清。固金汤兮平等和谐;施睿策兮毕雨箕风。五十六族,同根并蒂;回族黎众,亲弟爱兄。民族区域自治,回乡祯起祥生。谋发展之宏愿,护郅治之承平。自强不息,挺擎天脊梁;厚德载物,舒吞海胸襟。积赤县之精魂,倾各族之天禀。勠力同心矣,早圆富国雄梦!


注释:
       ①《史记•大宛列传》:“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裴骃《史记集解》引苏林曰:“凿,开;空,通也。骞开通西域道。”
       ②回族族源,最早可追溯到唐宋时期在华侨居的穆斯林“胡商”“藩客”。他们多为阿拉伯、波斯等地的各族穆斯林商人。
       ③元代,由于大量回回的东迁,被称为“回回藩客”“南藩回回”的回回先民开始有了身份上的改变,成为回回民族来源的组成部分。从元代到明代,各种不同来源的人们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回族。
       ④《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经典,意思是“诵读”,共有30卷114章6236节。穆斯林认为这是真主对先知穆罕默德在23年陆续启示的真实语言。圣训是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传教、立教的言行记录。阿拉伯语音译哈迪斯,又称“逊奈”。
       ⑤穆斯林必须完成的宗教修即“五大功课”,简称“五功”。包括念功(念诵)、礼功(礼拜)、斋功(斋戒)、课功(天课)、朝功(朝觐)。回族在坚持坚信“伊玛尼”的基础上,巧妙地将儒家思想糅进了伊斯兰文化现象中,提出了“五典”。主要内容有三:办事公正;积极为善;具有敬畏心理。具体为:履行五功,虔诚敬主,命人行好,止人干歹,施舍钱财,为正道奋斗,恕人爱人,正己守洁,忍耐坚毅,孝敬双亲,善待亲友,怜恤孤儿,尊重妇女,追求学问,努力工作,不狂妄自大,不拨弄是非等等。是要使人们力循正道,克己涤罪,行谨语默,知礼谦让,身洁性清,饮食洁净,互相依存,和平待人,诚实忠信,勇于为善,维护正义,趋向至善。
       ⑥回族使用汉语,严格地说是语言的转用。因为回族至今在宗教活动和本民族间的交流时,语言中夹杂着大量的阿拉伯语、波斯语语汇,而这些正是为别民族所陌生的。回族在使用汉语作为自己民族语言的同时,也利用汉语构造一些独特的新词,或采用逆序的使用方法(这种逆序词,词语在颠倒使用后,意义基本不发生明显变化),或赋予词义新义,或对其意义及附加意义进行引申、外延,以求同中有异。最能体现回族特点的,还是在语法上的一种独特现象,即回族在使用汉语时,经常是谓语用汉语词,而宾语则是与阿拉伯语或波斯语词汇的有机结合。
       ⑦回族男子的头饰是无沿小帽,俗称“帽顶”;女子的头饰是一块长巾,俗称“盖头”。帽顶与盖头,被称作回族的族属标志——回族的服饰族徽。
       ⑧“清真”,原为普通的名词,是纯洁质朴的意思。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借用了“清真”一词赋于其新的含义。如明清之际的回族学者解释清真为:“清”指真主清净无染,不拘方位,无所始终;“真”指真主独一至尊,永恒常存,无所比拟。从此以后,回族称其寺院为“清真寺”,食品称“清真食品”,伊斯兰教也曾一度称“清真教”。“清真食品”称“哈俩里”(阿拉伯语音译),意为“合法的、教法允许的”。与“哈俩里”相对应的“哈拉姆”(阿拉伯语音译),意指“教法禁止的、不正当的、非法的”,含有震慑的、无可抗拒的意味。如崇拜多神、偶像,食用猪肉、自死物及动物血液、酒及赌博、偷盗、奸淫、占卜等,对穆斯林都是哈拉姆。
       ⑨汤瓶是回族最重要的生活用品之一,形似茶壶。因为穆斯林讲究洗漱用水要流走,盆内池内之水反复用不洁,故用汤瓶。装水洗时一次性流过,特别适合宗教活动的大小沐浴。由于汤瓶使用广泛,后来成为“清真”标志。
       ⑩油香,是回族的标志性传统食品,代表着回族人民的食俗特色。凡回族家庭,都有做油香的习俗。在节日纪念日,回族人还以油香分送或馈赠亲友邻里。
       ⑪茶,是回族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天然饮品,回族人延续了祖先饮茶习俗,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茶事礼俗。盖碗是回族一种独特的茶具,又称“三炮台”。
       ⑫“逊奈”圣行,见④。
       ⑬“色俩目”是阿拉伯语音译,又译作“色兰”,原意为“真主赐你平安”,回族日常见面、分别时,都要互致“色俩目”。
       ⑭多斯提,是阿拉伯语音译,意为朋友。
       ⑮回族在历史上对祖国灿烂文化做出过宝贵贡献,其中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贡献尤为突出。回回人将阿拉伯天文学介绍到中国,札马鲁丁献出自己制作的七种天文仪器:浑天仪、方位仪、斜纬仪、平纬仪、天球仪、地球仪、观象仪等。这些仪器,当时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其次,元代穆斯林编修了较完善的历法。他们修订的历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札马鲁丁的《万年历》,一是可马剌丁的《回回历》。明代所颁行的《大统历》,实际上是承袭元代《授时历》,而《授时历》受回回历法的影响已如前述。在编定《大统历》的过程中,更有回回科学家黑的儿、郑阿里等人先后参加。马沙亦黑等人也因翻译了这批珍贵的阿拉伯文书籍,被皇帝誉为“不朽之智人”。回回数学书籍传入中国,使中国数学在元代得以突飞猛进发展。元代先后设立西域医药司、京师医药院、广惠司、大都与上都回回药物院及回回药物局等六个回回穆斯林医药专门机构。这些机构的创始者是回回人爱薛。《回回药方》涉及临床多科,同时在治疗方法上也较丰富。明清时代,回回医药业也很发达,回族名医辈出,创造了不少的丹、丸、膏、散等药剂。回回制炮专家阿老瓦丁、亦思马因,以优秀的制炮技术和实践,填补了当时中国兵器史上的空白。回回先民在当时所拥有的航海经验和所掌握的航海技术,也做出可贵贡献。亦黑迭尔丁主持修建了的元大都,别具风格的宫殿建筑,揉和了不少域外的建筑技巧和建筑风格,奠定了元明清三代北京城的基本布局。此外在地理学、农业技术,纺织及瓷器制造等手工业,海外贸易的展开等都有突出贡献。及至当今,更是难以一一言尽。
       ⑯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的旧城,始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史称归化,蒙古语库库和屯。从清雍正到康熙年间,连结欧亚的国际商路茶叶之路打通,归化成为茶叶之路的东方起始点。归化被称为“驼城”。直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呼和浩特的养驼户高潮时达到500多家,养驼16万峰,在全国绝无仅有。有学者曾把以回商为主、包括“大盛魁”等商家驼队开拓出来的驼道称作“丝茶驼路”,并认为其在中国历史上所发挥的作用,应该和中国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海运之路”相媲美。

       说明:此稿撰于2016年3月至4月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4-20 21:29 , Processed in 0.068684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