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581|回复: 3

[诗话] 绝句的起承转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21 21: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绝句的起承转合
――从一首小绝说起

张发安(秋叶红也)

      四年前,我在房前栽了一棵樱桃树,总不见开花结果。记得还写过一首七绝《寻春》:“北风昨夜过巴秦,陌上寻春未见痕。细雨洗尘羞色可,樱桃枝上点红唇。”可见那时的张望、期盼之情景。今年开春,忽见窗外樱桃开花了,高兴得不得了,诗兴大发,便写了一首五绝《题樱桃花开》:发表在《中华国风文学论坛》,获得一个“雅”字的好评,被首版推为精华帖。这里,我想以此小绝谈谈运用起承转合的创作心得,求正于大家。

      题樱桃花开
      三年心血养,喜见一枝春。
      胜过梨花白,凭栏唤太真。

      首句起,用叙事,紧跟题目,表明樱桃树是自己经过三年多时间,费不少心血培养大的。承句“喜见一枝春”,上接首句,下启转句。一个“喜”字形象化的再现了观花情景,表达了“喜”的缘由。以“一枝春”虚化对象,给人以想象美。第三句是转,说樱桃花“胜过梨花白”。暗含“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典故。这一转,不仅更进一步承接了“喜”字,而且为合句搭上桥,为结句“唤太真”垫了底,出了彩。这“唤太真”三字,一是形容了花之美;二是显示兴奋、喜爱之情,用“太真”(杨贵妃)命其名,将她人格化了;三是把作者与花之关系表现出来,将那亲切、眷恋之情灌注在一个“唤”字上托口而出。就这样,巧用“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典故而不见痕迹。这似乎也算得是一个“妙合”吧!  
      我写过一首五绝《重庆》:船到码头停,人偏高处行。脚下千条路,朝天一座城。起句,抓住山城两江汇合的水码头特征,劈头用“船到码头停”起句,起中带有悬念。第二句“人偏高处行”是逆承首句,表明船停人走。第三句,又紧承二句末的“行”字,由上而下,顺势得句:“脚下千条路”,既含有“路是人走出来的”典故,也说明了山城是人建造出来的,是经过千百年来无数条道路铺就起来的。这一转,“朝天一座城”结句便应运而生。合句“朝天一座城”,既是写实,又是理想。四句诗前后紧相关联,层层接转,山城的特征“江、码头、朝天门”等尽在其中。仅二十个写出了山城的形象和由来。
      通过以上一些创作,使我认识到起承转合是写好绝句的基本法则。初学时,必须以此法则来规范自己。换种说法,就是先带上镣铐练好基本步法,然后才能把舞跳圆,把诗写好。
      诗、小说,可以无情节,但必须有结构。诗、文,无结构便不成体统,不是艺术。北岛有首诗,题目两个字:生活;内容只一个字:网。作者将抽象的“生活”用形象的“网”来解读,说的是人的生活象一张网一样,不得自由。这诗,只三个字,看似没有起承转合,实则由生活转化为网,已经是一种艺术的巧妙组合,给读者留下很大想象空间,从中思而得知。诗是想象的艺术。如果作者把什么都说明了,读者还有什么搞头呢?
      写绝句,如果把起承转合四步骤不能在四句中用好,其作品就难做到文脉的流畅和逻辑顺序的清晰。张打油的打油诗就是只有形象而无结构,不成体统,无意境可言,无美可赏,故称之打油,不是诗。
      起承转合四步骤中,起、承,有多种方法,一般是先叙事抒情,有了起承二句,所咏之事就清楚了。也有先议论而后抒情的。承接之法,应与题目关合,力求一气贯通。起承转合贵在以虚实经纬。景为实,情为虚,前实后虚,前虚后实。俱实者板滞,俱虚者浮滑。若专写情或专写景,则难做到空灵之美。
      再说《题樱桃花开》,早先的起句是“三年勤培育”,这就“实”了,后改为“三年心血养”,好得多。合句,原是:“凭栏叫太真”,“叫”字俗,改“呼”字,又欠雅。万万没想到,忽然间眉飞一“唤”字来,不禁叫绝,可想象那兴奋文雅的情态,一种亲切、喜爱之情顺势迸出,此乃“蓄之已久,一朝喷发”的灵感来也!
      起承转合,转,最为重要,是做好文章的关键所在。不说写诗,就是跳舞,书法,也要把转步,转笔用好。元人杨载谈到绝句的结构时说:“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水之舟矣。”,“转”,就是在前二句基础上荡开一笔,造就波澜,峰回路转,避免平直。传说纪晓岚写诗善于突转。例如,他先说“这个婆娘不是人”,突然一转,“九天仙女下凡尘”;又一转:“生的儿孙都是贼”,再次挽回,“偷来蟠桃献至尊”。这故事,遂成诗坛佳话流传。
      王之焕的“登鹳雀楼”,前两句由白日与黄河、山与海对举,由东西平视所见而起承;第三句便转了,由平视转向仰视,将无限张力向空中发散开去,其意境之壮阔,哲理之精深,自成千古绝唱。
    起承转合在绝句中的运用,不应简单化。起承转合在诗句中回环出现,能增强诗的韵味,内涵就更加蕴籍敦厚。律诗精华杜甫《秋兴八首》就好在这里。有人将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和崔颢《黄鹤楼》诗相比,说前者思国,后者怀乡,在思想内容上前者略胜一筹。这恐怕连李白都不能承认的。崔诗好就好在空灵二字上。崔诗前四句反复咏叹,不觉重复。李诗用了两句就转向了,在空灵之美上不及崔诗。如果只拿怀乡与思国去判断诗之高下,那末,所有“老干体”都是好诗了。
      有人说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绝句),四个诗句,不合起承转合的法则,有板滞之嫌。这似乎有点道理,其实不然。须知,杜诗这四句诗全是意象并列组合,它与“细草微风岸,危墙独夜舟”这种意象并列而无动词的组合有所不同,这不同就在于诗后两句的动词“含”和“泊”跟前两句的动词“鸣”与“上”的位置变了,同中有异,有了变化,何来“板滞”?用现代说法,这叫“蒙太奇”的剪辑艺术。四句诗,四幅画,成为一个系统,上下前后的视角,同中有异,交相变换。四句诗,从句法、组词和诗人的情绪看,都有变化。首句现喜,次句潜志,转句含困,合句,有进退不得难以言说的苦情隐含其中。四幅画,把诗人框在中间,诗人的形象已突现出来。如果不细细去思量其间的转换,又不明了诗人当时处境,那就很难读出这首绝句所深含的韵味。
      起承转合的转,也并非只是在第三句,有在第二句转的,有在三、四两句转的。如陆游的“示儿诗”,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说人死本无任何牵挂了,接下突然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诗人唯独放不下的是未看见祖国的统一。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并未绝望,坚信总有一天,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诗的情调由悲痛转化为激昂。合句“家祭无望告乃翁”,又是一转,活着的时候看不到祖国统一,只好把希望寄于死后,于是嘱咐儿子,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自己。四句诗,写得跌宕起伏,连绵不断。诗人的爱国情感充分地流淌在字里行间。
      要用好起承转合,多读名家名作,从中领会。再是常将自己旧作拿出来,依起承转合法则去反复修改,必定有好收成。
      律诗较之绝句,更有讲究,不同的是,律诗是八句,“转”与“合”,往往表现在第三联或最后的两个单句上。如杜甫《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落木”承首联第一句的“风急天高”,“长江”承第二句“渚清沙白”,前为仰视,后为俯视,境界壮阔、旷远,从而使后面抒发的孤寂情感有了依托。
      这里说的是绝句的起承转合,至于律诗的问题,不在本题目之内。以上认识,仅供参考。不对之处,恳请诗家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6 23: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诗、小说,可以无情节,但必须有结构。

这说法不同意啊。结构是骨,情节是肉。骨肉不可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26 23: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绝句)没有起承转合者是看不懂此诗者,或者说此人诗的修养不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7 19: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西河主人雅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小黑屋|手机版|中华国风文学论坛 ( 京ICP备19001385号 )

豫公网安备 41081102000019号

GMT+8, 2024-4-18 17:37 , Processed in 0.051037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